您所在位置: 首页|资讯服务|新闻实讯|行业新闻|均衡器的使用
行业新闻

均衡器的使用

发布日期:2021-10-15

应用均衡器能美化人声或乐器声的音质,因此正确使用均衡器显得十分重要。为了正确使用均衡器,不仅需要掌握各类均衡器的性能和特点,还要熟悉音频各频段的音质特点,以及各种声源的基本频率范围。均衡器的不同频段对音质或听感的影响不同。根据试验和人们的经验,一般可将频段与听感的对应分成以下六个部分。

均衡器的使用

(1)  16~60Hz(超低音)

提升这一频段,给人以强有力的感觉。提升20Hz以下,可增加(如Disco)空气振动感;提升60Hz,可强化声音的力度,给人以震撼感,但过于提升会使乐器声浑浊不清。

(2)  60~250Hz(低音)

节奏声部的基础声,决定音乐的平衡,使其丰满或单薄。提升过多会出现“隆隆”声。其中提升100Hz可产生逼真的低音提琴重放效果。但对语言声,在100Hz以下衰减6~12dB可增加语言的清晰度。100~250Hz频段影响声音丰满度,但过多会使乐声浑浊,增大疲劳感。

(3)  250Hz ~2kHZ(中音)

包含有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影响音色。其中l~1.5kHz提升4~5dB,声音的亮度与层次均有所增进,音色既明亮又滑爽,对男声尤为明显。其中提升300~500Hz可增加音乐的力度,可使还原的人声更逼真,尤其330Hz给人以声音的坚实感,使低音柔和丰满。但330Hz提升过多,会产生“嗡嗡”的“浴室效应”。500Hz对力度影响很大,提升2~4dB便好像凑到听者面前发声一样,给人以亲切感和纵深感。提升1000—2000Hz,会发出金属声。

(4)  2—4kHz(中高音)

是人耳最灵敏的听觉范围,对声音明亮度影响最大,此段提升2~4dB,能增加人声的亮度,但提升过多时,特别是3000Hz会产生听觉疲劳,对中高频的层次感有所破坏。

(5)  4~6kHz(高音)

该频段为临场感段,可增加语言和乐器声的清晰度。适当提升该频段能使声音明亮突出,有利于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丰富层次。4.5kHz具有穿透力。5~6kHz以上如有明显衰减,会使声音暗哑无色彩。该频段响度过大会产生使人难以忍受的刺耳声。

(6)  6~16kHz(特高音)

该频段能整体控制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特别是在12kHz处,但过于强调该频率,会使语言产生齿音。该频段提升太多,易产生咝声,使声音刺耳。

常用乐器与声音的均衡频率

总之,如果将整个声音频段的听感分为三段,则低频段重在浑厚与丰满度,中频段重在明亮度,高频段重在清晰度。一些常用乐器与声音的均衡频率如表所示。

以上介绍的主要是在录音、调音或节目录制中的均衡器使用方法,下面介绍均衡器在听音和放声中的使用方法。由于家庭影院和组合音响的发展与普及,本来用于专业音响的均衡器(如图示均衡器)也广泛用于家庭影院、录音机和组合音响中。图示均衡器或多频音调控制器在听音和放声中的使用一般如下。

①收听调幅广播时,由于调幅广播的频带较窄,其高频最多只能放送到5~6kHz,因此适当地衰减100Hz以下和6kHz以上的频率分量,可以改善信噪比。

②收听调频广播时,由于调频广播节目的频带宽、信噪比高,此时图示均衡器各频段推钮宜放在中央平直位置或适当地提升高、低频,以充分发挥调频广播音质好的特点。

③播放音乐节目时(如管弦乐曲),可将低频(如60Hz或100Hz)和高频(如10kHz或15kHz)提升到最大,lkHz中频点不提升或稍微衰减,而300—500Hz及3~5kHz适当提升一些。从面板上推钮连成的图形来看,多频段图示均衡器的推钮呈“V”形,这样放出来的音乐层次分明,声音明亮,低音丰满。

④播放独唱、合唱歌曲时,可将高频端置于正中位置,3~5kHz频段稍微衰减,100Hz和1000Hz频段稍微提升,300Hz频段提升至最大,这样可突出歌曲的基础声部,使歌曲听起来增加了一定的力度和清晰度。若要使歌唱演员主音鲜明,主要调节1000Hz附近的频率,这可使主音有一种深度感。

⑤播放语言节目时,一般与播放音乐节目时的调节相反,即1000Hz频段提升,300~500Hz和3~5kHz频段适当提升些,低频段和高频段一般不提升或稍微衰减,即从面板卜推钮连成的图形上看呈倒“V”形。这是因为语言的频谱集中在300~4000Hz,故卜述调整可提高语音的清晰度,并使背景显得安静。

⑥播放磁带节目时,图示均衡器一般放在平直位置,或适当提升高频、低频分量。如果磁带噪声较明显,可适当降低高频段,以减少磁带本底噪声。

当然,以上调节还要看节目的内容和各人的爱好而定,此外还要考虑音响设备和音箱的特性以及听音房间环境的声学特性的补偿等。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忘记密码